今年,我們迎來了《鏡湖醫學》復刊的第30個年頭,這是一個值得我們隆重慶祝和紀念的時刻。在古代,30年被稱為“一世”(《說文解字》:“世,三十年為一世”) ,象徵著一個時代的更迭。如今,我們以一代人的努力和汗水,走過了復刊後的《鏡湖醫學》的第一個“世”,也就是我們走過的一個時代。回首過往,我們滿懷感慨。
目的 分析澳門巴士司機的生活習慣及健康指標,評估其出現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並制定合適的定期健康檢查項目。 方法 納入澳門某巴士公司在本院常規體檢符合條件的司機,通過病史採集及相關體檢項目結果,建立風險模型,預測出現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結果 1. 共納入398名司機,均為男性。超重及肥胖佔比為60.6%,吸煙佔比為33.7%,飲酒佔比為34.4%。高血壓病、糖尿病和代謝綜合征的佔比分別為22.9%、9.1%和23.4%。2. 司機高血壓、糖尿病的檢出率、體重及甘油三脂水平,以及吸煙檢出率和飲酒檢出率在不同年齡組別的差別具有統計學意義。3. 進行十年心血管疾病風險評估(China-PAR模型),發現各年齡組之間的差別具有統計學意義。 結論 本地區司機超重和肥胖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司機高血壓、糖尿病的控制情況未能達至預期目標,需要積極干預。年齡對司機的健康狀況影響明確,建議可在50歲以上司機的體檢方案中常規加入HDL-C檢測項目,並利用China-PAR模型和代謝綜合征概念對司機進行心血管病風險預測。
目的 分析影響高壓氧治療突發性聾療效的相關因素。 方法 回顧性分析本院收治的接受高壓氧治療的突聾患者的臨床資料,據臨床療效差異分為有效組和無效組,對兩組一般資料進行比較,採用Logistic回歸方程分析治療效果的相關影響因素。 結果 治療有效組與治療無效組在年齡、發病到開始高壓氧治療時間、聽力損失程度、聽力損傷類型、伴有眩暈方面對比存在明顯差異(P <0.05)。年齡>60歲、發病至開始高壓氧治療>14d是導致突聾患者治療無效的危險因素(P <0.05)。 結論 高壓氧治療突聾效果顯著,可改善患者聽力功能,值得推廣,但高齡、發病至啓動高壓氧治療的時間是影響預後的重要因素。
目的 回顧性分析外傷性複發性角膜上皮糜爛採用藥物治療或酒精輔助去角膜上皮準分子激光治療性角膜切削術(A-PTK) 的療效。方法 回顧性病例研究。取2019 年3 月~2022年10 月在本院診斷外傷性複發性角膜上皮糜爛患者78 眼,觀察其臨床表現、治療方法及複發率、複發間隔等。對於經A-PTK 治療的患者,進行為期6 個月的術後觀察,包括複發率、複發間隔及有無手併發症等。並對A-PTK 手術酒精浸泡時間、切削深度與複發率有無相關性等進行分析。 結果 (1) 本研究共入組78 眼,男性32 眼(41%),女性46 眼(59%);整體發作間隔天數為 123.04 ± 115.93天,男性平均發作間隔天數77.88 ± 72.65 天,女性154.46 ± 130.0 天。Spearman's 相關係數分析結果顯示,男性較女性複發的間隔更短(P < 0.001)。(2) 藥物治療組64 眼,在數據收集期複發率為48.4%。A-PTK 組14 眼,術後6 個月內複發率為28.6%。(3) A-PTK 治療組患者在術後的6個月隨訪結束時視力均恢復到術前水準。有一例患者術後出現-0.50DS 近視,戴鏡矯正1.0。無一例發生HAZE。(4) 經A-PTK 治療的患者,其治療後的發作間隔天數( 144.36 ± 66.03天),明顯比治療前(52.43 ± 41.98天) 延長,有統計學意義(P =0.004)。 結論 本研究外傷性複發性角膜上皮糜爛的病例,男性比女性複發更頻密; A-PTK 治療外傷性複發性角膜上皮糜爛可以減少複發的頻率,是治療頻繁複發外傷性角膜上皮糜爛有效和安全的治療方法。
目的 瞭解澳門吸煙人群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和PRISm (Preserved ratio impaired spirometry, PRISm) 的現況及肺功能異常與肺癌的相關性。方法 2017年5 月~2019 年12 月,對吸煙人士進行胸部低劑量CT (Low dose computed tomography, LDCT) 檢查和肺通氣功能檢查,分析PRISm、COPD 檢出率,並按照肺通氣功能類型分為正常組、PRISm 組,和COPD 組,研究三組的不同特點及與肺癌的相關性。 結果 291 例完成了檢查,發現PRISm 32例,檢出率11.0% (95% CI: 7.4%~14.6%);COPD 98 例,檢出率33.7%(95%CI : 28.3%~39.3%)。共檢出肺癌10 例。正常組、PRISm 組、COPD 組的肺癌檢出率分別為0.63%、12.5%、5.1% (X2值為 15.79, P < 0.00)。相對於肺功能正常組,PRISm 組的肺癌危險度OR為20.13 (95%CI: 2.33~174.20)。肺功能異常組的肺癌危險度OR 為11.08 (95% CI : 1.39~88.57)。LDCT 和肺功能診斷COPD 的一致性低(Kappa=0.24, P < 0.05)。 結論 吸煙人群中COPD 檢出率高;LDCT 診斷COPD 的正確指數低;PRISm 和肺功能異常是肺癌的危險因素,建議在吸煙人群篩查肺癌的同時進行肺通氣功能檢查篩查COPD 和PRISm。
主動脈夾層是指主動脈壁內膜和部份中層撕裂形成內膜裂口,主動脈腔內血液經此內膜撕裂口進入中層,造成不同程度的中層剝離,在主動脈內形成真、假兩腔。根據主動脈受累部位可分為Stanford A 型(內膜撕裂起源升主動脈)及Stanford B 型(內膜撕裂起源降主動脈)。尤以Stanford A 型可對患者造成嚴重生命威脅,是一種起病急驟、病情凶險及進展迅速的急性主動脈疾病。主動脈夾層Stanford A 型發生率每年4~6例/ 100,000人,>65歲人群增加至每年30 例/ 100,000人。此疾病未治療患者死亡率大約每小時增加1%,50% 於首3 天內死亡。若進行外科手術,總體死亡率為8%~24%。由於現在手術技術提高,手術可明顯提高此類患者的生存率,若患者條件許可,盡可能為患者緊急進行主動脈人工血管置換術。現報告1 例病例如下。
格林-巴利綜合征(Guillain-Barre Snydrome, GBS),是一類免疫介導的急性炎性周圍神經病以急性炎性脫髓鞘性多發神經根神經病(acute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olyneuropathies, AIDP) 和急性運動軸索性神經病(acute motor axonal neuropathy, AMAN) 亞型最為常見。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 和血漿置換治療有效。以呼吸系統症狀起病的非典型GBS診斷困難,全球已有多例2019 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 引發GBS 的報導,其發病機制也在被研究。嚴重的COVID-19 本身也會引起呼吸衰竭,這與非典型GBS引起的延髓及呼吸肌麻痹極易混淆,從而延誤診斷並導致不良預後,因此應引起臨床醫生的足夠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