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 第23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4-01-15
  

  • 全选
    |
    卷首語
  • 李衛平
    鏡湖醫學. 2023, 23(2): 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今年,我們迎來了《鏡湖醫學》復刊的第30個年頭,這是一個值得我們隆重慶祝和紀念的時刻。在古代,30年被稱為“一世”(《說文解字》:“世,三十年為一世”) ,象徵著一個時代的更迭。如今,我們以一代人的努力和汗水,走過了復刊後的《鏡湖醫學》的第一個“世”,也就是我們走過的一個時代。回首過往,我們滿懷感慨。

  • 臨床研究
  • 張振榮, 何慧芳, 黃春燕, 林肇聰, 楊金桃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澳門巴士司機的生活習慣及健康指標,評估其出現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並制定合適的定期健康檢查項目。 方法 納入澳門某巴士公司在本院常規體檢符合條件的司機,通過病史採集及相關體檢項目結果,建立風險模型,預測出現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結果 1. 共納入398名司機,均為男性。超重及肥胖佔比為60.6%,吸煙佔比為33.7%,飲酒佔比為34.4%。高血壓病、糖尿病和代謝綜合征的佔比分別為22.9%9.1%23.4%2. 司機高血壓、糖尿病的檢出率、體重及甘油三脂水平,以及吸煙檢出率和飲酒檢出率在不同年齡組別的差別具有統計學意義。3. 進行十年心血管疾病風險評估(China-PAR模型),發現各年齡組之間的差別具有統計學意義。 結論 本地區司機超重和肥胖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司機高血壓、糖尿病的控制情況未能達至預期目標,需要積極干預。年齡對司機的健康狀況影響明確,建議可在50歲以上司機的體檢方案中常規加入HDL-C檢測項目,並利用China-PAR模型和代謝綜合征概念對司機進行心血管病風險預測。

  • 毛燕娜, 李牧, 梁智華
    鏡湖醫學. 2023, 23(2): 10-13. https://doi.org/10.12408/J.issn2223-4462.2023.02.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影響高壓氧治療突發性聾療效的相關因素。 方法 回顧性分析本院收治的接受高壓氧治療的突聾患者的臨床資料,據臨床療效差異分為有效組和無效組,對兩組一般資料進行比較,採用Logistic回歸方程分析治療效果的相關影響因素。 結果 治療有效組與治療無效組在年齡、發病到開始高壓氧治療時間、聽力損失程度、聽力損傷類型、伴有眩暈方面對比存在明顯差異(P <0.05)。年齡>60歲、發病至開始高壓氧治療>14d是導致突聾患者治療無效的危險因素(P <0.05)。 結論 高壓氧治療突聾效果顯著,可改善患者聽力功能,值得推廣,但高齡、發病至啓動高壓氧治療的時間是影響預後的重要因素。

  • 洪宇, 曾偉科, 李純科, 梁海琪
    鏡湖醫學. 2023, 23(2): 14-16. https://doi.org/10.12408/J.issn2223-4462.2023.02.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討子宮內膜採集器(SAP-1) 在子宮內膜癌(endometrial cancer, EC) 一般風險患者篩查中的作用。方法 選取2018年8月~2022年12月間在澳門鏡湖醫院婦產科住院行宮腔鏡檢查,且經篩查為EC 一般風險的患者。先使用SAP-1採集子宮內膜,後行宮腔鏡下診刮或電切術收集標本,以後者的病理診斷結果為金標準,比較分析SAP-1取材診斷效率。結果 應用SAP-1取材的標本滿意率91.5%,稍低於宮腔鏡下取材的95.6%,無統計學差異;兩種方法取材標本均滿意者共245例,與宮腔鏡下取材後病理診斷結果比較,SAP-1取材診斷EC及癌前病變的敏感性、特異性及準確性分別為86.7%、100% 和99.2%。 結論 在EC 一般風險人群中運用SAP-1進行子宮內膜癌篩查,診斷效能高,操作簡便易行,安全性高,性價比突出,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 林路, 賴一凡
    鏡湖醫學. 2023, 23(2): 17-20. https://doi.org/10.12408/J.issn2223-4462.2023.02.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回顧性分析外傷性複發性角膜上皮糜爛採用藥物治療或酒精輔助去角膜上皮準分子激光治療性角膜切削術(A-PTK) 的療效。方法 回顧性病例研究。取2019 年3 月~2022年10 月在本院診斷外傷性複發性角膜上皮糜爛患者78 眼,觀察其臨床表現、治療方法及複發率、複發間隔等。對於經A-PTK 治療的患者,進行為期6 個月的術後觀察,包括複發率、複發間隔及有無手併發症等。並對A-PTK 手術酒精浸泡時間、切削深度與複發率有無相關性等進行分析。 結果 (1) 本研究共入組78 眼,男性32 眼(41%),女性46 眼(59%);整體發作間隔天數為 123.04 ± 115.93天,男性平均發作間隔天數77.88 ± 72.65 天,女性154.46 ± 130.0 天。Spearman's 相關係數分析結果顯示,男性較女性複發的間隔更短(P < 0.001)。(2) 藥物治療組64 眼,在數據收集期複發率為48.4%。A-PTK 組14 眼,術後6 個月內複發率為28.6%。(3) A-PTK 治療組患者在術後的6個月隨訪結束時視力均恢復到術前水準。有一例患者術後出現-0.50DS 近視,戴鏡矯正1.0。無一例發生HAZE。(4) 經A-PTK 治療的患者,其治療後的發作間隔天數( 144.36 ± 66.03天),明顯比治療前(52.43 ± 41.98天) 延長,有統計學意義(P =0.004)。 結論 本研究外傷性複發性角膜上皮糜爛的病例,男性比女性複發更頻密; A-PTK 治療外傷性複發性角膜上皮糜爛可以減少複發的頻率,是治療頻繁複發外傷性角膜上皮糜爛有效和安全的治療方法。

  • 胡皓, 曹亞兵
    鏡湖醫學. 2023, 23(2): 21-23. https://doi.org/10.12408/J.issn2223-4462.2023.02.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在單中心診斷為多原發腫瘤患者的臨床特徵及其預後情况。方法 回顧2001~2023年在本院就診的腫瘤患者特徵,按診斷標準分析符合多原發腫瘤診斷的患者資料,包括患者病理類型,治療經過以及療效和生存時間,用多因素分析方式統計患者的生存率及影響因素。 結果 符合多原發腫瘤的患者共有67例,其中男女患者比例為1.16: 1。同時性多原發腫瘤31例,異時性多原發腫瘤36例;發病部位最常見的是乳腺癌(28.3%) 和結直腸癌(14.9%)。隨訪時間 1~21年,中位隨訪時間3 年;患者中位生存時間7.5年,同時性多原發腫瘤患者生存差於異時性多原發腫瘤。 結論 本研究發現多原w發腫瘤中最常見的腫瘤為乳腺癌,第二常見腫瘤為消化道腫瘤,多原發腫瘤治療需採用多學科綜合治療模式。
  • 張曉戰, 張振榮, 程鯤, 林肇聰, 周偉文, 馮芷軒
    鏡湖醫學. 2023, 23(2): 24-28. https://doi.org/10.12408/J.issn2223-4462.2023.02.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瞭解澳門吸煙人群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和PRISm (Preserved ratio impaired spirometry, PRISm) 的現況及肺功能異常與肺癌的相關性。方法 2017年5 月~2019 年12 月,對吸煙人士進行胸部低劑量CT (Low dose computed tomography, LDCT) 檢查和肺通氣功能檢查,分析PRISm、COPD 檢出率,並按照肺通氣功能類型分為正常組、PRISm 組,和COPD 組,研究三組的不同特點及與肺癌的相關性。 結果 291 例完成了檢查,發現PRISm 32例,檢出率11.0% (95% CI: 7.4%~14.6%);COPD 98 例,檢出率33.7%(95%CI : 28.3%~39.3%)。共檢出肺癌10 例。正常組、PRISm 組、COPD 組的肺癌檢出率分別為0.63%、12.5%、5.1% (X2值為 15.79, P < 0.00)。相對於肺功能正常組,PRISm 組的肺癌危險度OR為20.13 (95%CI: 2.33~174.20)。肺功能異常組的肺癌危險度OR 為11.08 (95% CI : 1.39~88.57)。LDCT 和肺功能診斷COPD 的一致性低(Kappa=0.24, P < 0.05)。 結論 吸煙人群中COPD 檢出率高;LDCT 診斷COPD 的正確指數低;PRISm 和肺功能異常是肺癌的危險因素,建議在吸煙人群篩查肺癌的同時進行肺通氣功能檢查篩查COPD 和PRISm。

  • 張志鋒, 楊貞勇, 杜芷瑩, 郭漢霖
    鏡湖醫學. 2023, 23(2): 29-30. https://doi.org/10.12408/J.issn2223-4462.2023.02.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討AI肺算法與標準算法對肺結節的檢出率及性質判斷等方面的差異。方法收集2022 81 ~2022 12 31 日於澳門鏡湖醫院影像科採集的肺部CT 檢查圖像,對檢出的肺部結節分別應用AI 肺算法與標準算法對其分析,比較兩種算法對肺結節的檢出率及性質判斷的影響。 結果 共納入了216 例患者的肺部CT,發現肺內結節922 個。AI 系統肺算法與標準算法對肺實性結節的發現率比較沒有統計學意義(P =0.106);標準算法對肺磨玻璃結節的發現率高於肺算法,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 =0.00)。 結論 肺算法與標準算法在AI 系統對肺結節的檢出方面有較大影響,在實際工作中應該同時結合應用。
  • 經驗交流
  • 杜芷瑩, 李峻, 劉君
    鏡湖醫學. 2023, 23(2): 31-33. https://doi.org/10.12408/J.issn2223-4462.2023.02.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回顧性分析乳腺葉狀腫瘤(phyllodes tumors, PT) 和纖維腺瘤(breast fibroadenoma, BF) 的聲像圖特徵,評價超聲在其鑒別診斷中的價值。方法 回顧性分析澳門鏡湖醫院2009 年~2020 年間經病理診斷為葉狀腫瘤和纖維腺瘤患者的超聲圖像特徵及病理資料。 結果 40 例均經手術病理證實為乳腺葉狀腫瘤,其中病理診斷為良性29(72.5%)、交界性9(22.5%)、惡性2例 (5.0%),術前超聲波診斷葉狀腫瘤共6例,診斷準確15%,術前誤診為纖維腺瘤共25(62.5%)9例診斷為惡性腫瘤。另81 例經手術病理證實的纖維腺瘤中,術前診斷纖維腺瘤共65 例,診斷準確80.2%。良性葉狀腫瘤與纖維腺瘤超聲表現上僅病變大小具有統計學差異(P < 0.05),而非良性葉狀腫瘤與纖維腺瘤超聲表現上腫塊的形態、大小、邊界、內部見鈣化等具有統計學差異  (P < 0.05)。 結論 超聲鑒別乳腺葉狀腫瘤和纖維腺瘤有一定的困難,熟悉其聲像圖特徵可以提高超聲診斷的正確率,對腫瘤的鑒別診斷也有一定的價值。
  • 陳彥, 雷振邦, 勞祥達, 葉松柏
    鏡湖醫學. 2023, 23(2): 34-36. https://doi.org/10.12408/J.issn2223-4462.2023.02.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本院夜遺尿症患兒的診療及隨訪現狀。方法 對2018年1 月~2022 年6 月在本院確診夜遺尿症患兒進行回顧性分析。 結果 66 例患兒中,輕度遺尿43 例(65.2%),中重度遺尿23 例(34.8%),單症狀夜遺尿51 (77.3%),非單症狀夜遺尿15 (22.7%),有夜遺尿家族史者7 (10.6%),夜間不易覺醒者42 (63.6%),便秘19 (28.8%)34 (51.5%) 患兒完成排尿日記,其中功能性膀胱容量減少8 例(23.5%),夜間多尿11 例(32.4%),夜尿多及功能性膀胱容量減少3( 8.8%),夜間尿量和膀胱容量正常12 例(35.3%)。單用去氨加壓素組43 例,完全應答30 例 (69.8%)、部份應答10 例(23.3%)、無應答3 例(7%)。聯合使用去氨加壓素和奧昔布寧組8例,完全應答6 例(75%)、部份應答1 例(12.5%)、無應答1 例(12.5%),15 例拒絕用藥。43 例單用去氨加壓素治療,直接停藥組19 例中,復發9 (47.4%),在3~6 個月內逐漸減停組24 例中,復發4 例 (16.7%)。 結論 應關注夜遺尿患兒中膀胱功能障礙,夜間睡眠過深難以喚醒和便秘等影響療效的因素。積極推廣排尿日記的使用,藉此指導個體化治療,膀胱功能性容量減小患兒聯合使用去氨加壓素和奧昔布寧可提高臨床療效,去氨加壓素逐漸減停優於直接停藥,可以降低復發率。遺尿門診應進一步加強對此疾病的健康宣教,以提高整個家庭的治療隨訪依從性。
  • 韋名揚, 黃穎荃, 黃凱芝, 何皓德, 曾珞欣, 彭莉
    鏡湖醫學. 2023, 23(2): 37-40. https://doi.org/10.12408/J.issn2223-4462.2023.02.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過分析和比較老年醫學科住院患者實施藥物整合前後,發生藥物相關問題 (drug related problems, DRPs) 平均次數的變化,評價藥物整合成效。方法 納入2021.11.01~2022.07.31期間老年醫學科住院患者,收集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慢性基礎疾病、肝腎功能等實驗室指標以及臨床用藥情況。以2022.2.1 實施藥物整合為界點,分為整合前期、整合1 期和整合2 期,每 3 個月1 期。由同一藥劑師進行藥物整合並記錄DRPs 次數,比較藥物整合前後DRPs 次數變化。結果 259 名患者納入研究,平均年齡86.59 ± 9.33 歲, 80.69% 的患者有3 種以上慢性疾病;88.88%的患者用藥種類超過5種。DRPs分類中以藥物劑量問題最常見,佔40.44%。實施藥物整合後,入院和出院時DRPs 發生次數均明顯下降(P < 0.001)。入院時整合2 期比整合前期和1DRPs 平均次數分別減少0.45 次 (P < 0.001) 和0.38 次(P = 0.013)。出院時整合1 期和2 期DRPs 平均次數較整合前期分別減少0.48 (P < 0.001) 0.44(P < 0.001) 結論 老年患者住院期間DRPs 常見,藥劑師主導的藥物整合能顯著降低DRPs發生率,提高老年患者用藥安全。
  • 張兆嫻, 何兆滿, 李雪齡
    鏡湖醫學. 2023, 23(2): 41-44. https://doi.org/10.12408/J.issn2223-4462.2023.02.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澳門鏡湖醫院(簡稱本院)常見革蘭氏陰性菌耐藥性與其抗菌藥物使用情況的相關性,為規範使用抗菌藥物提供參考依據。方法 收集由2018 年1 月~2021 年12月(共4 年)的常見革蘭氏陰性菌的耐藥率,並與同期住院患者的抗菌藥物的使用頻度及使用強度(antimicrobial use density, AUD) 進行分析。 結果 肺炎克雷伯菌耐藥率與慶大霉素的AUD相關,相關系數r = 0.997 (P = 0.003),鮑曼不動桿菌耐藥率與左氧氟沙星的AUD 相關,相關系數 r=0.963(P=0.037)。 結論 肺炎克雷伯菌、鮑曼不動桿菌的耐藥性與抗菌藥物使用強度成正向關係。
  • 林萬雙, 朱偉國, 林俊華, 李嘉亮
    鏡湖醫學. 2023, 23(2): 45-49. https://doi.org/10.12408/J.issn2223-4462.2023.02.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對26 例多原發肺癌的臨床資料結合文獻分析探討多原發肺癌(multiple primary lung cancer, MPLC) 的診斷和治療策略。方法 回顧性分析從 2016 年3 月~2023 年1 月本院胸腔鏡微創手術確診的26 例MPLC 病例(含60個病灶)的影像學、術式及病理等資料。 結果 病例均由薄層CT發現並接受胸腔鏡手術。同側病灶大都(16 / 19例)同期手術治療,術式多為以胸腔鏡肺葉+亞肺葉切除,少數同側病變次病灶進展後二次手術切除;雙側病灶均分期手術。病灶中磨玻璃結節(ground-glass opacity, GGO) 以微浸潤腺癌(minimally invasive adenocarcinoma, MIA) 為主,混合磨玻璃結節(mixed ground-glass opacity, mGGO) 和實性結節以浸潤性腺癌為主。MPLC 多有基因突變,本組病例中18 / 26 的病例有基因突變,均為EGFR 突變。 結論 CT 是診斷MPLC 的最常用方法。胸腔鏡病灶的肺葉或亞肺葉切除是最常用的術式。肺部多發結節,其大小和實性成分對結節獨立分期有重大影響,MPLC 多有基因突變情況,基因檢測對後期腫瘤治療有幫助。
  • 張于蕾, 程鯤, 黃智敏, 甘藹恩
    鏡湖醫學. 2023, 23(2): 50-54. https://doi.org/10.12408/J.issn2223-4462.2023.02.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觀察住院期間採用高強度間歇訓練(high intense interval training, HIIT)及持續有氧訓練 (continuous aerobic training , CAT) 對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患者運動成效及運動習慣的影響,對比兩種模式成效的差別。方法 選取本院2020 年9 月~2022年12 月診斷為COPD 的住院病人並進行隨機分組,前瞻性病例對照研究方法,共收集46 個樣本數作本次研究分析。 結果 在住院期間接受兩種模式訓練隨着胸肺康復運動次數越多,有更顯著六分鐘行走測試(6-minute walking test, 6MWT)、最大吸氣肌肉壓力(maximal inspiratory pressure, MIP) 及患者日常運動時間的增加;而HIIT 比持續有氧訓練有更顯著的6 MWT 改善。 結論 胸肺康復訓練對COPD 患者有對住院期間的COPD 患者接受HIIT 比持續性有氧訓練患者有較好的運動耐受性及運動能力改善情況。
  • 病例報告
  • 譚冠昶, 羅建方, 蕭湛潮, 黃嘉文, 林綉汶, 柯于梵
    鏡湖醫學. 2023, 23(2): 55-55. https://doi.org/10.12408/J.issn2223-4462.2023.02.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隨着人口老齡化, 高危複雜冠脈介入CHIP (complex higher-risk indicated patients)患者越來越多,這類患者屬於冠脈介入風險極高的高危複雜冠脈介入病例,為減少術中不良事件發生,術中使用機械循環輔助裝置成為保證有效循環灌注的有效措施,本例報導介紹鏡湖醫院首例以iVAC 2L 作為機械輔助的成功案例。
  • 梁雅晶
    鏡湖醫學. 2023, 23(2): 56-57. https://doi.org/10.12408/J.issn2223-4462.2023.02.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NA
  • 陳明輝
    鏡湖醫學. 2023, 23(2): 58-58. https://doi.org/10.12408/J.issn2223-4462.2023.02.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主動脈夾層是指主動脈壁內膜和部份中層撕裂形成內膜裂口,主動脈腔內血液經此內膜撕裂口進入中層,造成不同程度的中層剝離,在主動脈內形成真、假兩腔。根據主動脈受累部位可分為Stanford A 型(內膜撕裂起源升主動脈)及Stanford B 型(內膜撕裂起源降主動脈)。尤以Stanford A 型可對患者造成嚴重生命威脅,是一種起病急驟、病情凶險及進展迅速的急性主動脈疾病。主動脈夾層Stanford A 型發生率每年4~6/ 100,000人,>65歲人群增加至每年30 / 100,000人。此疾病未治療患者死亡率大約每小時增加1%50% 於首3 天內死亡。若進行外科手術,總體死亡率為8%~24%。由於現在手術技術提高,手術可明顯提高此類患者的生存率,若患者條件許可,盡可能為患者緊急進行主動脈人工血管置換術。現報告1 例病例如下。

  • 冼麗芳, 林文華, 文劍明
    鏡湖醫學. 2023, 23(2): 59-59. https://doi.org/10.12408/J.issn2223-4462.2023.02.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原發性皮膚CD4+ 的小/ 中等大小T細胞淋巴增生性疾病(primary cutaneous CD4+ small/medium T-cell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是一種罕見的以CD4+ 的小至中等大小T細胞為主的克隆性淋巴增生性疾病,絕大多數病例表現為面部、頸部及上臂的皮膚孤立性病灶。臨床預後良好,局部復發罕見。現就本院的一病例進行報導。
  • 李牧, 毛燕娜, 梁潔華
    鏡湖醫學. 2023, 23(2): 60-61. https://doi.org/10.12408/J.issn2223-4462.2023.02.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格林-巴利綜合征(Guillain-Barre Snydrome, GBS),是一類免疫介導的急性炎性周圍神經病以急性炎性脫髓鞘性多發神經根神經病(acute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olyneuropathies, AIDP) 和急性運動軸索性神經病(acute motor axonal neuropathy, AMAN) 亞型最為常見。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 和血漿置換治療有效。以呼吸系統症狀起病的非典型GBS診斷困難,全球已有多例2019 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 引發GBS 的報導,其發病機制也在被研究。嚴重的COVID-19 本身也會引起呼吸衰竭,這與非典型GBS引起的延髓及呼吸肌麻痹極易混淆,從而延誤診斷並導致不良預後,因此應引起臨床醫生的足夠警惕。

  • 中醫專欄
  • 蔡全輝, 庄聰, 杜倩
    鏡湖醫學. 2023, 23(2): 62-64. https://doi.org/10.12408/J.issn2223-4462.2023.02.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觀察針刀聯合內服中成藥跌打丸治療扳機指的臨床效果。方法 將60例扳機指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0 例,觀察組針刀聯合口服中成藥跌打丸治療,對照組針刀治療。觀察兩組術後7 天、術後3 個月的VAS 評分和Quinnell 評級 ,評定臨床療效。 結果 術後7 天觀察組與對照組VAS 評分有統計學差異(P > 0.05);術後個月觀察組與對照組VAS評分無差異(P > 0.05)。術後7 天、3 個月觀察組與對照組Quinnell 評級無差異(P > 0.05)。兩組總有效率100%。 結論 針刀聯合口服中成藥跌打丸治療扳機指,能緩解針刀術後患指早期疼痛,但臨床療效與對照組無差異。
  • 劉雅媛, 冼慧雯, 黃卓健, 申堅
    鏡湖醫學. 2023, 23(2): 65-67. https://doi.org/10.12408/J.issn2223-4462.2023.02.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觀察中藥治療產後宮腔殘留的臨床療效。 方法 回顧性分析鏡湖醫院中醫門診就診的產後宮腔殘留患者38例,給予中藥脫花煎加味方內服治療,通過治療前後超聲檢查比對來評估臨床療效。 結果 經治後,痊癒30 例,好轉1 例,無效7 例,治癒率79.94%,總有效率為81.57%。治療前超聲檢查測量宮腔殘留物直徑大小平均值為(1.33 ± 0.91) cm,治療後宮腔殘留物直徑大小平均值為(0.31 ± 0.74) cm,較治療前明顯減小,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0.05)。 結論 初步顯示中藥治療產後宮腔殘留療效較好,副作用少,有利宮腔殘留物排出,促進子宮復舊,降低二次清宮手術率,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 護理專欄
  • 譚小麗
    鏡湖醫學. 2023, 23(2): 68-71. https://doi.org/10.12408/J.issn2223-4462.2023.02.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瞭解澳門某醫院護理人員對醫療廢棄物處理分類的知識、態度、行為及其相關因素。 方法 以臨床護理人員為母群體,採以分層隨機抽樣法,並以自編結構式問卷進行醫療廢物處理分類的知識、態度及行為調查。 結果 本調查共納入325 人,護理人員在醫療廢棄物分類知識、態度及行為量表均有較高得分。醫療廢棄物分類知識總分與態度總分之間,以及醫療廢棄物態度總分和行為總分之間,均存在顯著水平的正相關(P <0.01)。研究對象的背景變項及醫療廢棄物分類態度能有效預測其醫療廢棄物行為,並可解釋其總變異量的26.1%,其中以醫療廢棄物分類態度影響最大(P <0.01)。 結論 護理人員對醫療廢棄物分類知識、態度及行為均有較好水平。醫療廢棄物分類知識越好,其態度也越好;醫療廢棄物分類態度越好,其行為越佳。醫療廢棄物分類的態度是影響其行為的主要因素。醫院應加強醫療廢棄物分類相關培訓或講座,特別需以改善護理人員的醫療廢物分類態度為首要目標。
  • 盧寶琼
    鏡湖醫學. 2023, 23(2): 72-75. https://doi.org/10.12408/J.issn2223-4462.2023.02.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瞭解本澳某醫院臨床護士自我效能感與臨床溝通能力的相關性。 方法 採用橫斷面調查澳門某醫院的臨床護士進行問卷調查。內容包括:人口學資料調查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臨床溝通能力量表。 結果 共納入400 名臨床護士,其自我效能得分為24.39 ± 5.03 分;不同工作部門的護士自我效能感呈顯著差異(F =3.307, P <0.05)。護士臨床溝通能力為3.95 ± 0.48 分。自我效能及臨床溝通能力呈正相關( r = 0.357, P = 0.01)。 結論 護士自我效能感處於中下水準,且自我效能感與臨床溝通能力呈正相關。建議護士可通過參與管理能力學習,提升自身職業認同感及自我效能;同時鼓勵進行溝通技能討論、角色替入等方式加強溝通技能,在工作中更具高的自我效能感並提高臨床溝通能力水準。
  • 設備與技術
  • 李俊玲, 梁美惠, 焦倩如, 陳家欣
    鏡湖醫學. 2023, 23(2): 76-78. https://doi.org/10.12408/J.issn2223-4462.2023.02.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用循環式質量管理(Plan-Do-Check-Act, PDCA) 方法分析血液製品出庫後報廢的原因,探討合理、正確使用血液製品的管理措施,以減少血液製品的報廢。 方法 收集2019 年 4 月~2022 12 月,出庫後各種血液制品未正常輸注的數據及狀況,以2019 4 ~2019 12 月為第一階段PDCA 措施改進前、 2020 年1 月~2022 年12 月為第二階段PDCA 措施改進後,卡方檢驗分析兩階段血液製品報廢率的差異性。 結果 第二階段每年的血液製品報廢總量均少於第一階段,報廢率統計P <0.05,差異有統計意義。 結論 採用PDCA 循環管理方法加強血液製品出庫後的管理,優化管理措施,能有效減少血液製品的報廢。
  • 賴海容, 林寧, 李峻, 何健菁
    鏡湖醫學. 2023, 23(2): 79-82. https://doi.org/10.12408/J.issn2223-4462.2023.02.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本研究探討胎兒UA 及MCA 血流指標在診斷胎兒生長受限的價值。 方法 2020.01~2022.12 期間本院產前超聲檢查及分娩,IUGR 組胎兒26 例,30 例健康胎兒為對照組,孕婦年齡27~43 歲,平均31±3.2歲,孕週32~39 週,平均35.16 ± 2.74 週,測孕婦的UA-PI、UA- RI、MCA-PIMCA-RI 值,測胎兒出生後5 分鐘Apgar score,計算各指標在診斷IUGR 靈敏度及特異度。 結果 IUGR 組,UA-PI 異常16 例,UA-RI 異常12例,MCA-PI 異常6 例,MCA-RI 異常5例。對照組UA-PI 異常4例,UA-RI 異常2例,MCA-PI 異常2例,MCA-RI 異常2例。胎兒出生5分鐘Apgar score,IUGR 組UA-PI 或UA-RI 異常胎兒中分别0~3 分1 及0 例,4~6 分2 及2 例,7~10分23及24 例,MCA-PI 或RI 異常胎兒中0~1 分都為0 例,4~6 分1 及0 例,7~10 分25 及26 例。對照組,胎兒UA-PI 或UA-RI 異常的產後5 分鐘的Apgar score, 0~3 分都為0 例,4~6 分為1 及0 例,7~10 分為 29 及30 例,胎兒MCA-PI 或MCA-RI 異常的產後生兒5 分鐘的Apgar score,0~3 分都是0 例,4~6分分别為1 及0 例,7~10 分都是30 例。UA-PI 對早期診斷IUGR 的靈敏度最高,但其特異度則是最低,UA-RI 及MCA-PI 及MCA-RI 的特異度高達93.3%。 結論 胎兒UA和MCA監測在早期診斷 IUGR 有重要臨床價值,UA 指標對IUGR 敏感性高於MCA 指標。
  • 醫學教育
  • 王立恆
    鏡湖醫學. 2023, 23(2): 83-84. https://doi.org/10.12408/J.issn2223-4462.2023.02.0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鄒移海,畢業於中山醫學院。歷任廣東省封開縣南豐醫院外科醫生、廣州中醫藥大學人體解剖教研室助教、講師、廣州中醫藥大學實驗動物中心副教授,廣州中醫藥大學實驗動物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實驗動物學會理事、廣東省實驗動物學會副秘書長、廣東省醫學實驗動物管委會副主委。長期從事實驗動物學和中西醫結合基礎研究;曾任國家973 專案中醫基礎理論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廣東省科技計畫專項評委;主編《中醫實驗動物學》和《實驗動物學》等專著。1992 年發明 “帽式溫針灸針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排名第一;1993年曾獲廣東省中醫藥科技進步三等獎 1 項,排名第二;1995年參加經絡學說研究獲廣東省中醫藥科技進步三等獎,排名第四。
  • 綜述
  • 劉書雷, 劉紅
    鏡湖醫學. 2023, 23(2): 85-87. https://doi.org/10.12408/J.issn2223-4462.2023.02.0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由於人群壽命延長和對房顫的篩查力度加大,房顫 (Artrial fibrillation, AF) 的發病率還將從2%~4% 逐步上升。房顫患者常有心悸、乏力、胸悶、運動耐量下降等不適,還可以導致腦卒中及血栓栓塞、心衰、認知功能下降和痴呆等,給患者、家庭和社會帶來嚴重的負擔。上世紀 90 年代中期,Haïssaguerre 等報導了導管射頻消融治療房顫;Pappone等進一步創造了3D電解剖標測指引下的環肺靜脈消融隔離(Pulmonary vein isolation, PVI) 策略。
  • 特別專欄
  • 李衛平, 陳瀚暉
    鏡湖醫學. 2023, 23(2): 88-98. https://doi.org/10.12408/J.issn2223-4462.2023.02.0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過對《鏡湖醫學》復刊30 年的醫學文獻信息及發文作者信息進行統計與分析,探討《鏡湖醫學》期刊的學術特色和發展趨勢,以及鏡湖醫院各學科在不同時期的發展水平。 方法 檢索《鏡湖醫學》復刊30 年間出版的全部期刊,從每期的題錄中篩選出醫學文獻,採集文獻數量及分類、作者及作者單位等基本信息;採集第一作者的背景數據,包括學歷、畢業年限、工作經歷及專業技術職稱等;運用描述性統計和卡方檢驗等方法,統計和分析年發文量及累積發文量、文獻種類的分布和變遷、作者及發文單位的構成、第一作者不同背景與不同文獻種類發文量的關係,以及核心作者的特徵。 結果 在1993年~2022 年這30 年間,《鏡湖醫學》共出版了40 期,總計刊登了1516 篇各類文章,其中1248 篇醫學文獻(中文1216 篇,英文32 篇)。年發文量從最初的25 篇增長到最近的72 篇,出版週期由年刊改為半年刊。各類文獻佔比:臨床研究23%,經驗交流34%,病例報告23%,醫學人文6%,綜述11%,技術介紹3%。病例報告類及醫學人文類發文比例呈上升趨勢,綜述類及技術介紹類文章的比例呈下降趨勢。發文量佔總文獻量5% 以上的專業科室/部門依次為影像科、兒科、心內科、病理科、骨科、急診及重症醫學科和護理部。署名作者有743 人,第一作者476 人(院外作者12 人)。發文量1 篇的作者佔46.1%,發文量2 篇的作者佔20.5%;5 篇及以上發文量的作者定義為核心作者,共69 人,佔 14.5%,發文佔全部文獻的42.1%,作者最高發文量為36 篇。作者獨立署名251 篇(20.1%),合作署名997 篇(79.9%);1144 篇(91.7%) 由單一部門/ 科室署名,而104 篇(8.3%) 由多部門/科室合作署名,其中院內部門合作的有64 篇,院內外機構合作的有40 篇;署名作者6 人及以上的有118 篇 (9.5%)。第一作者的學歷在本科及以上,其發文量明顯高於中專和大專學歷的作者(P =0.000);本科學歷的作者傾向發表臨床研究類型的文章,碩士學歷的作者傾向發表病例報告類型的文章而不傾向發表醫學人文類型的文章,中專及大專學歷的作者傾向發表經驗交流、醫學人文類型的文章,不傾向發臨床研究、病例報告類型的文章。作者的發文年限與發文量呈正相關,發文年限≦5 年組與16 年~20 年組間和≦5 年組與≧26 年組間比較有明顯差異(=0.04 和=0.000 );發文年限為≦5 年的作者傾向發表綜述類型的文章,不傾向發表技術介紹類型的文章;發文年限為 6~10 年的作者傾向發綜述類型的文章,不傾向發表經驗交流、醫學人文類型的文章;發文年限為11~15年的作者傾向發表病例報告類型的文章,不傾向發表臨床研究、醫學人文、綜述類型的文章;發文年限為16~20 年的作者傾向發表經驗交流類型的文章,不傾向發表醫學人文、綜述、技術介紹類型的文章;發文年限為21~25 年的作者傾向發表經驗交流類型的文章,不傾向發病例報告類型的文章;發文年限為>26 年的作者傾向發表醫學人文類型的文章,不傾向發經驗交流、病例報告類型的文章。有外院工作經歷的作者的發文量明顯高於只在一所醫院工作的作者(P =0.003)。對目前在冊的第一作者的專業技術職稱與發文量及種類分析:技術職稱與發文量呈正相關(<0.001),正高級職稱人均發文5.5 篇,副高級職稱人均發文4.8 篇,中級職稱人均發文2.3 篇,初級職稱人均發文1.5 篇。護理專業發文只佔全部文獻的4.9%。 結論 《鏡湖醫學》復刊30 年來,在一代人的辛勤努力下,編輯出版及發行工作越來越規範,刊載的信息量越來越多,設置的欄目和內容日趨成熟,也體現了鏡湖醫院各學科的發展水平。核心作者群是《鏡湖醫學》復刊30 年來持續發展的中堅力量,該期刊的發展前景值得期待。
  • 《鏡湖醫學》編輯部
    鏡湖醫學. 2023, 23(2): 102-1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鏡湖醫學》大事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