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第25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5-07-30
  

  • 全选
    |
    臨床研究
  • 伍玲, 王婷, 沙潤華, 鄧小雯, 陳景南, 朱海珊, 馬春林, 謝學斌, 劉中良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採用結構磁共振成像(sMRI)技術分析阿爾茨海默病(AD)患者、輕度認知障礙(MCI)患者與正常老年人的腦結構體積的差異。 方法 納入67例AD患者、77例MCI患者及174例正常對照(NC),對所有被試進行腦3DT1加權圖像(TIWI)MRI掃描、簡易精神狀態檢查 (MMSE)和蒙特利爾認知評估(MoCA)。使用MR腦結構自動分割軟體對所有被試的T1WI進行處理,獲得各腦區的體積及體積百分比。使用SPSS v25.0進行統計分析,協變量包括年齡、性别、教育年限及全腦容積。 結果 全腦多個區域的體積在三組間存在顯著差異(P<0.05)。相比於NC 組,MCI組的腦室系統相關區域體積顯著增加,胼胝體中部體積顯著減低。相比於NC組,AD 組的全腦灰質體積以及多個腦區體積顯著減低,腦室系統相關區域體積顯著增加。相比於MCI 組,AD組的腦室系統相關區域體積顯著增加,部份腦區的體積顯著減低。全腦多個區域的體 積百分比在三組間存在顯著差異。相比於NC組,MCI組的腦室系統相關區域的體積百分比顯著增加,胼胝體中部體積顯著減低。相比於NC組,AD組的全腦灰質以及多個腦區的體積百分比顯著減低,腦室系統相關區域的體積所佔百分比顯著增加。相比於MCI組,AD組的腦室系統相關區域的體積百分比顯著增加,部份腦區的體積百分比顯著減低。 結論 全腦體積分割 和測量可以輔助AD臨床診斷。腦室系統擴張、胼胝體中部萎縮可能有助於MCI的早期識别。

  • 陳玲, 鍾桃娟, 黃宇鑫, 李牧
    鏡湖醫學. 2025, 25(1): 10-12. https://doi.org/10.12408/j.issn2223-4462.2025.01.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討非瓣膜性房顫患者腦梗死後出血轉化的危險因素。 方法 回顧分析2020 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91例非瓣膜性房顫合併腦梗死未行介入治療及靜脈溶栓住院患者,根據影像學改變分為無出血轉化組(n=64)和出血轉化組(n=27)。收集患者臨床資料及影像學結果,探討出血轉化的危險因素。 結果 ⑴無出血轉化組和出血轉化組NIHSS評分、皮質腦梗死及大面積腦梗死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2) NIHSS評分、皮質腦梗死及大面積 腦梗死是出血轉化的獨立影響因素(P<0.05)。 結論NIHSS評分、皮質腦梗死及大面積腦梗死與非瓣膜性房顫患者腦梗死後出血轉化有關,為獨立高危因素。

  • 聶莉桓, 張思邁, 劉琴, 汪淼
    鏡湖醫學. 2025, 25(1): 13-16. https://doi.org/10.12408/j.issn2223-4462.2025.01.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評估因齲壞導致露髓的成熟恒牙活髓保存治療的臨床效果。 方法 回顧性分析因齲壞導致露髓的成熟恒牙,其中試驗組進行活髓保存治療,對照組則接受根管治療。分别在術後3個月、6個月和12個月進行隨訪觀察,對比兩組的臨床療效,並進一步分析試驗組中不同年齡段活髓保存治療成功率的差異。 結果 共96顆因齲壞導致露髓的成熟恒牙,試驗組總成功率為95.24%,對照組總成功率為96.30%,兩者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中<40歲、40歲~60歲和>60歲患者的活髓保存治療成功率分别為93.33%、93.75%和100%,三者之間亦無統計學差異(P>0.05)。 結論 對於因齲壞導致露髓的成熟恒牙,活髓保存治療具有良好的短期效果,其成功率與根管治療相當,且年齡並非活髓保存治療的限制因素,但嚴格掌握適應證是確保治療成功的關鍵。

  • 黃香婷, 陳建勇, 湯寶怡
    鏡湖醫學. 2025, 25(1): 17-20. https://doi.org/10.12408/j.issn2223-4462.2025.01.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免疫組化和ARMS PCR檢測肺腺癌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突變的相關性,探討替代EGFR基因突變檢測的可行性。 方法 使用細胞學、細胞塊和組織切片進行EGFR突變ARMS PCR法檢測及免疫組化突變蛋白(delE746-A750、L858R) 檢測,並對兩種檢測方法進行相關性分析。 結果 在116例肺腺癌進行免疫組化EGFR檢測,免疫組化評分為0分共39例,其中29例(74.4%)ARMS PCR檢測有突變;評分為1分共5例,其中4 例(80.0%)ARMS PCR檢測有突變;評分為2分共14例,其中14例(100%)ARMS PCR檢測有突變;評分為3分共58例,其中58例(100%)ARMS PCR檢測有突變。以免疫組化評分<1+為陰性,>2+ 為陽性,其敏感度為69.2%,特異度為100%,而陽性預測值為100%,陰性預測值為25.6%。 結論 免疫組化檢測EGFRdelE746-A750及L858R突變蛋白的方法操作簡單、快捷、易判讀,可以替代EGFR基因突變ARMS PCR檢測或作為初篩方案。

  • 馮婉珊, 吳健欣, 陳倩碧, 陳浩雲
    鏡湖醫學. 2025, 25(1): 21-24. https://doi.org/10.12408/j.issn2223-4462.2025.01.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單純疱疹病毒(Heges Simplex Vms, HSV)1/2型IgM及IgG抗體的流行病學特徵,並探討新冠大流行對感染率的潛在影響。 方法 對本院2018年1月~2024年12月間的檢測資料進行統計學分析(IgM組1942例,IgG組1483例)。 結果HSV-1 IgM/IgG陽性率分别為9.32% 及67.23%;HSV-2 IgM/IgG 陽性率分别為13.18%及27.85%。女性HSV-1/2 IgM陽性率 (11.86%/16.96%)顯著高於男性(6.83%/9.48%),女性HSV-1 IgG陽性率(70.70%)高於男性(63.40%),而HSV-2 IgGf生别差異不顯著;IgM峰值出現在10歲~20歲(HSV-1 16.67%, HSV-2 21.43%),提示青少年為感染高風險人群。IgG陽性率隨年齡持續上升,>60歲組HSV-1 IgG達92.11%, HSV-2 IgG達 55.26%,顯示過往感染特徵。 結論 澳門嚴格的新冠疫情措施間接影響了單純疱疹病毒的傳播模式,其中家庭接觸的增加令H SV-1風險上升和行為模式改變導致H SV-2風險下降。針對性别和年齡的策略以及大流行後的監測對於減低HSV感染至關重要。

  • 歐陽梓華, 陶濤, 彭洪泉, 蔡宗仰, 倪金良, 鄭巧儀
    鏡湖醫學. 2025, 25(1): 25-29. https://doi.org/10.12408/j.issn2223-4462.2025.01.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過尿液代謝組學尋找與腎小球濾過率相關的代謝物指標。 方法 選取2019 年6月~2020年6月在本院自願參加測試的145例研究對象,採用代謝組方法對145名不同程度腎功能的受試者的尿液進行分析。 結果 研究發現與腎臟濾過功能相關的潛在標誌物及相關的代謝通路途徑,其中有意義的代謝產物包括:398種代謝產物,排名前10位的為:D-Glucuronic Acid(D-葡萄糖醛酸)、N6-乙醯基-L-賴氨酸、17β-雌二醇3-β-D-葡糖醛酸、N-乙醯-L-2-氨基-6-氧庚二酸、N-乙醯去甲基膦絲菌素、檸檬酸、L-半胱氨酸、雄酮葡萄糖醛酸)、N6-乙醯基-LL-2,6-二氨基庚二酸、氨基己二酸。代謝通路包括ABC轉運體通路、蛋白質消化與吸收通路、色氨酸通路、醯胺-tRNA合成通路、類固醇激素生物合成、精氨酸-脯氨酸代謝通路等。 結論 這些尿液代謝產物與腎功能相關,為靶向開發與腎功能相關代謝物提供可靠的基礎,為將來留取尿液 標本進行腎功能評估變得可能。

  • 經驗交流
  • 吳朝興, 吳俊晞, 吳達星, 曹麗勤
    鏡湖醫學. 2025, 25(1): 30-33. https://doi.org/10.12408/j.issn2223-4462.2025.01.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比較去阿片類麻醉藥物(Opioid-free anesthesia, OFA)與傳統阿片類麻醉藥物(Opioid-based anesthesia, OA)在婦科腹腔鏡手術中的鎮痛效果、不良反應及患者的恢復質量評分(Qor-40評分)。 方法 選取本院2022年1月〜2023年12月間行婦科腹腔鏡卵巢囊腫手術的患者,將患者隨機分成兩組:觀察組(去阿片類藥物組,OFA組)和對照組(阿片類藥物組,OA組),比較兩組在Qor-40評分、圍術期鎮痛效果、氣管導管拔管時間及藥物不良反應的差異。 結果  OFA組及OA組在術後Qor-40評分、氣管導管拔管時間方面,OFA組優於OA組(P<0.05),術後1、6、12、24小時的數字計算型量表評分(NRS)、噁心嘔吐及血壓波動方面無統計學差異,而OFA組中心率波動幅度較大。 結論 OFA麻醉方式在Qor-40評分及術後拔管時間均優於傳統麻 醉方式,鎮痛效果與傳統麻醉方式類似,可改善女性患者在圍術期的體驗。

  • 何鴻陶, 符丹, 劉定安, 劉力
    鏡湖醫學. 2025, 25(1): 34-36. https://doi.org/10.12408/j.issn2223-4462.2025.01.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對比觀察絕經後嚴骨質疏鬆患者分别皮下注射羅莫珠單抗(Romosozumab)或特立帕肽(Teriparatide)12個月後骨密度情況。方法 把絕經後嚴重骨質疏鬆患者49例,分為羅莫珠單抗 (Romosozumab) R組(25例)和特立帕肽(Teriparatide)T組(24例),R組治療方案採用皮下注射羅莫珠單抗,T組治療方案採用皮下注射特立帕肽,比較兩組治療前後骨密度指標(腰椎骨密度值、股骨頸及髖關節骨密度值)及不良反應。 結果 兩組治療後腰椎骨密度值均升高(P<0.05),而R組比T組治療12個月後腰椎骨密度值顯著升高(P<0.05)。兩組治療後股骨頸及髖關節骨密度值均無統計學意義,兩組病人均無出現不良反應。 結論 羅莫珠單抗及特立帕肽治療絕經後嚴重骨質疏鬆患者12個月後腰椎骨密度值均可取得滿意治療效果,但羅莫珠單抗骨密度值差異均無在降低骨代謝指標和提升骨密度方面更有優勢。

  • 梁婷芝, 張曉戰
    鏡湖醫學. 2025, 25(1): 37-40. https://doi.org/10.12408/j.issn2223-4462.2025.01.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討激發試驗和呼出氣一氧化氮(FeNO)測試對哮喘診斷的臨床價值。 方法 回顧性分析本院在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間於門診及病房因咳嗽、胸悶、氣促等症狀,同時有進行支氣管激發試驗及呼出氣一氧化氮(FeNO)測試的患者,分析激發試驗PD20與FeNO 對哮喘診斷的相關性。 結果 納入101例患者中,62例最後診斷為哮喘、檢出率為61.4%(95% CI 51.9%~70.9%),按激發試驗PD20分級,陰性組34例、極輕-輕度組32例、中-重度組35例。三組患者肺功能指標MEF75(%)中-重度組顯著低於較陰性組,且FeNO水平中-重度組較陰性組及極輕-輕度組升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以FENO>30ppb和>50ppb界定為陽性,中-重度組較陰性組及極輕-輕度組陽性率高。哮喘檢出率在極輕-輕度組及中-重度組,均較陰性組高。激發試驗的敏感性高於FENO>30ppb和>50ppb組;FENO>50ppb的特異性高於激發試驗及 FENO>30ppb。激發試驗聯合FENO>50ppb時,正確指數(Youden Index,也稱約登指數)最高。應用吸入式類固醇方面,極輕-輕度組及中-重度組顯著多於陰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論 FeNO測試可作為診斷成人支氣管哮喘的輔助檢查,特别是激發試驗聯合FENO>50ppb時,對哮喘的診斷效能最高。
  • 黃穎荃, 曾珞欣
    鏡湖醫學. 2025, 25(1): 41-45. https://doi.org/10.12408/j.issn2223-4462.2025.01.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本研究以BEERS和STOPP標準為基礎,結合本院的實際用藥情況,制PIM 篩查項目清單,分析80歲或以上本院內科住院高齡患者的潛在不當用藥情況,並探討其風險因素。 方法 採用回顧性隊列研究設計,收集2023年1月1日~12月31日期間本院80歲或以上內科住院患者的數據,包括人口學特徵資料、共病、生理因素及用藥情況。以2023版BEERS和STOPP標準為基礎進行PIM篩查,通過多元Logistic回歸分析探討潛在不當用藥的風險因素。 結果 基於STOPP與BEERS標準的篩查率分别為96.93%及91.73%,人均PIM數量分别為3.53±1.95及3.16±1.86個(P<0.001) 。PIM最常見的原因包括使用需慎用的藥物、中樞神經系統藥物及增加跌倒風險的藥物。經多元回歸分析,與輕度PIM相比,以BEERS標準為基礎,出現中度PIM的風險因素為糖尿病、痛風及高尿酸症;重度PIM的風險因素為周邊動脈阻塞;中、重度PIM的共同風險因素是抑鬱及焦慮、住院時長>20天;以STOPP標準為基礎,與輕度PIM相比,出現中度PIM的風險因素為慢性病>5種、周邊動脈阻塞、住院時長>20天;中、重度PIM的共同風險因素是心衰及骨質疏鬆、骨折史。 結論 高齡患者用藥複雜,PIM難以避免。臨床管理中需綜合考慮個體差異、共病狀態及藥物特性,優先干預可改變風險因素(如住院時長),對不可改變因素(如多病共存)加強監測。建議分三階段干預:定期回顧處方、選擇安全替代方案、個體化監測高風險藥物。醫生和藥師需協作調整用藥,並將PIM按嚴重程度分級管理,整合至電子系統,以提升用藥安全。
  • 何澄幫, 蘇玲敏, 鍾嘉麟, 林偉明, 鄭海燕
    鏡湖醫學. 2025, 25(1): 46-49. https://doi.org/10.12408/j.issn2223-4462.2025.01.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回顧與分析2022~2024年度本院診治的肝膿腫患者的臨床特點,為急診早期診治提供參考。 方法 收集2022年1月1日~2024年12月31日期間本院診斷為細菌性肝膿腫的患者,按照性别、年齡、臨床症狀、實驗室檢查、病原體、治療方式等詳細資料等進行登記和統計學分析。 結果 入選共51例,男性33例(佔65%),女性18例(佔35%),年齡均數57.8±14.1歲。發熱是最常見的症狀,佔96%,其次是腹痛(佔51%),肺炎克雷伯菌是主要致病菌(78%);糖尿病組與非糖尿病組患者比較,合併高血壓和其他部位感染的比例較高,腹痛症狀的比例較低,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糖尿病組患者糖化血紅蛋白控制欠佳;治療方法中經皮穿刺組患者的住院天數較高,谷丙轉氨酶升高,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致病菌為肺炎克雷伯氏菌組的患者年齡較年輕,谷草轉氨酶升高比例較高,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急診發熱原因不明的糖尿病患者,需考慮細菌性肝膿腫可能;細菌性肝膿腫的經驗性抗生素治療應針對肺炎克雷伯菌為主;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的檢測,可以指導肝膿腫的治療和評估預後。
  • 陳彥, 陳燕媚, 何俊輝
    鏡湖醫學. 2025, 25(1): 50-52. https://doi.org/10.12408/j.issn2223-4462.2025.01.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過對近年來收治的幼年特發性關節炎(Juvenile idiopathic arthritis JIA)患兒的 病例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瞭解其特點,為臨床早期診治提供參考依據。 方法 分析2019-2024 年臨床診斷為幼年特發性關節炎的病例,從年齡、性别、分型、臨床表現、病程等方面進行回顧性研究。 結果 8例患兒平均發病年齡為9歲1月,男女發病比例約為1:1,全身型1例、多關節型1例、少關節型併發虹膜睫狀體炎2例、與附着點炎症相關型4例。全身型以布洛芬加激素治療為主,其他型以甲氨蝶呤(聯合依那西普或阿達木單抗)治療為主,配合康復治療,8 例患兒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轉。 結論 幼年特發性關節炎臨床表現多樣,診斷需排除其他系統疾病,關節功能障礙、葡萄膜炎導致視力受損是常見併發症,早期診斷、積極治療十分必要。
  • 姚時賢, 汪無雲
    鏡湖醫學. 2025, 25(1): 53-56. https://doi.org/10.12408/j.issn2223-4462.2025.01.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系統評估腹腔鏡骶骨固定術(LSC)對子宮脫垂患者盆底功能的臨床療效及對患者健康相關生活品質的影響。 方法 回顧性分析2022年2月~2024年8月接受LSC治療的盆腔器官脫垂定量分期(POP-Q)H-W期患者臨床資料,通過解剖學指標POP-Q分期、盆底功能障礙問卷(PFDI-20)和盆底障礙影響問卷(PFIQ-7),於術前、術後3個月和6個月進行多維度療效縱向評估。 結果 共17例,手術成功率達100%,平均手術時間為(226.65±35.14)min,術後未發生嚴重併發症。術後6個月解剖結構顯著改善,其中Aa點改善幅度最大達4.38cm(P<0.05);PFDI-20評分術後6個月顯著下降至21.09分(P<0.05) ;PFIQ-7評分較術前降低91.2%(P<0.05)。 結論 LSC能夠顯著改善子宮脫垂患者的解剖結構、緩解臨床症狀並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質,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
  • 病例報告
  • 梁建明, 葉婉婷, 鄧紫瑩, 趙凱茵
    鏡湖醫學. 2025, 25(1): 57-58. https://doi.org/10.12408/j.issn2223-4462.2025.01.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家族性致死性失眠症(familial fatal insomnia, FFI)是一種少見的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朊蛋白疾病,臨床常表現為頑 固性失眠、自主神經功能及運動障礙。自1986年Lugaresi 在意大利發現全球第一例後,國內外也有不少病例報導。目前基因檢測是唯一診斷“金標準”,PRNP基因發生變異是其主要特點。該病進展迅速、致死率高、預後差、起病樣式多樣化。本病例為本院確診的首例。
  • 李嘉亮, 林俊華
    鏡湖醫學. 2025, 25(1): 59-59. https://doi.org/10.12408/j.issn2223-4462.2025.01.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重度三尖瓣病變患者多數合併頑固的右心衰竭,從而導致肝腎淤血,凝血功能障礙,貧血等併發症。對於此類患者,指南推薦瓣膜成形或置換手術。因三尖瓣置 換圍手術期嚴重併發症的發生及死亡率較成形術高,外科醫生對三尖瓣置換術的選擇非常慎重。據統計,三尖瓣置換約佔心外科手術2%,再次三尖瓣置換術則只有少數的案例報導。臨床上對於再次三尖瓣置換術的手術經驗缺乏,長期預後瞭解不足,且再次心臟手術本身具有諸多不確定因素及風險。所以開展再次三尖瓣置換需要術者嚴格把控手術指徵,時機及手術方式。本院最近收 治一名三尖瓣生物瓣置換術後瓣膜衰敗梗阻的患者,採取低溫誘導室顫性停搏的方式腔鏡下行再次行三尖瓣置換手術,手術效果滿意,患者順利康復出院,為澳門地區首例個案。

  • 葉柳虹
    鏡湖醫學. 2025, 25(1): 60-61. https://doi.org/10.12408/j.issn2223-4462.2025.01.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李文俊, 蕭鳳儀, 何澄邦
    鏡湖醫學. 2025, 25(1): 62-63. https://doi.org/10.12408/j.issn2223-4462.2025.01.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心室遊離壁破裂、室間隔破裂和乳頭肌斷裂是急性 心肌梗死三種潛在致命的機械併發症。病理機制是廣泛整層心肌細胞壞死導致組織破裂,從而導致心源性休克和心臟衰竭等嚴重致命後果。病情發展危急,需要積極使用血管活性藥物、主動脈內球囊反摶、體外循環支持過渡。若併發室間隔破裂需審慎評估手術修補時機和過渡期技術支持。現報導一例本院icu急性心肌梗死併發室間隔破裂 ECMO (V-A)支持個案。
  • 陳豪傑, 李曦
    鏡湖醫學. 2025, 25(1): 64-64. https://doi.org/10.12408/j.issn2223-4462.2025.01.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神經源性膀胱(Neurological Bladder, NB)是腦卒中後預後不良的重要預測因子,反映未來功能恢復不佳及死亡率較高。報導顯示卒中後急性期有40.5%患者需要留置尿管,當中26.3%出現拔管失敗情況,長期留置尿管亦增加尿路感染風險,因此改善排尿功能,早期拔除尿管對促進患者功能恢復、降低致殘率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提供更精準刺激的重覆外周磁刺激(repetitive Peripher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PMS),近年亦初步應用於NB治療中。本文介紹應用rPMS成功治療卒中後尿管拔除困難患者2例。
  • 戴慧明, 肖剛, 葉玉清
    鏡湖醫學. 2025, 25(1): 65-65. https://doi.org/10.12408/j.issn2223-4462.2025.01.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Russell小體胃炎是一個罕見的病變,鏡下表現為胃 黏膜固有層內可見體積增大的漿細胞,漿細胞胞漿內見紅染的Russell小體。多數病例伴有幽門螺桿菌感染。現報導兩例Russell小體胃炎。
  • 葉蔭霆, 陳泰業, 張錦標
    鏡湖醫學. 2025, 25(1): 66-67. https://doi.org/10.12408/j.issn2223-4462.2025.01.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睾丸纖維性假瘤是一種臨床上較為少見的良性腫瘤,Balloch於1904年首先描述,此後有許多病例報導。由於其來源不明、廣泛變異的局部解剖學和形態學結構,炎性假瘤對臨床病理具有很大的挑戰,術前常難以診斷。該病主要來源於睾丸實質,很少在附睾和精索生長。本文報告本院於2020年收治的1例睾丸纖維性假瘤患者,並複習文獻,探討其臨床病理特點,以提高對該病的認識。
  • 中醫專欄
  • 王立恒, 庄聰
    鏡湖醫學. 2025, 25(1): 68-68. https://doi.org/10.12408/j.issn2223-4462.2025.01.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巴德-吉亞利綜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 BCS)是一種 因肝靜脈流出道梗阻引起的血管源性疾病。本文報告1例 BCS患者,經球囊擴張支架植入術聯合中藥活血通脈湯治療,症狀顯著緩解。近年BCS治療方法之相關研究,均集中在球囊擴張支架植入術方面,中西醫結合治療或能為BCS提供新思路。
  • 護理專欄
  • 鄭明慧
    鏡湖醫學. 2025, 25(1): 69-73. https://doi.org/10.12408/j.issn2223-4462.2025.01.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調查醫院護士在COVID-19期間的應對方式、領悟社會支援及心理彈,性狀況,分析三者之間的關係。 方法 採用個人基本資料調查表、簡易應對方式量表、領悟社會支援量表和心理彈性量表,以方便抽樣方法調查本院護士。 結果 本研究調查了270名護士在COVID-19 期間積極應對得分數為2.05±0.42分,消極應對得分數為1.31±0.49分;領悟社會支援總分屬中等偏高,為64.43 ±8.97分,心理彈性總分屬中等偏低,為57.52±9.34分。積極應對方式、領悟社會支援與心理彈性呈顯著正向相關(P<0.001)。工作年資、月收入是積極應對的影響因素;性别是領悟社會支援的影響因素;教育程度是心理彈性的影響因素。 結論 醫院可以舉辦有針對性、系統性的心理彈性基礎培訓課程和實踐培訓課程,通過訓練幫助護士面對未知的疫情時有效應對 工作壓力、發展自我、提升心理彈性水準。
  • 張曉珠, 張根水
    鏡湖醫學. 2025, 25(1): 74-77. https://doi.org/10.12408/j.issn2223-4462.2025.01.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討癌症患者疼痛控制結局與生活質量現狀的相關性。 方法 以便利抽樣方式選取本院癌症患者,並以中文版美國疼痛協會—患者結局問卷—修訂版(APS-POQ-R)評估癌症患者疼痛控制結局及歐洲癌症研究及治療組織的生活質量核心量表(EORTC QLQ-C30)中文版評估癌症患者的生活質量。 結果 本研究共納入104名癌症患者。疼痛強度維度得分為2.49±1.38 分,包括兩個方面:過去24小時大部份時間所經歷的疼痛程度得分為3.65±2.39分和過去24小時內出現爆發疼痛的次數得分為1.32±0.49分,處於中等偏低的水準。經濟來源、化療史及其他治療史是癌症患者疼痛控制結局的影響因素。癌痛患者生活質量總體健康水準54.41±20.61分。科室及其他治療是癌痛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因素。 結論 癌症患者疼痛控制結局總體較好,疼痛控制滿意度處於比較滿意的水準。疼痛控制結局與生活質量成正相關,疼痛控制結局越好,生活質量越好。
  • 周曉蝶, 董世梁, 鄭俊賢, 陳永童, 劉玉橋, 董志勇
    鏡湖醫學. 2025, 25(1): 78-83. https://doi.org/10.12408/j.issn2223-4462.2025.01.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過文獻計量方法,分析護理專業人員在減重代謝相關護理研究的發展及研究熱點。 方法 基於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數據庫,並利用VOSviewer、Citespace、R軟體對 2001~2024年發表的論文繪製科學圖譜和可視化分析。 結果 我們檢索了來自58個國家/地區1339所機構的3501位作者在332種期刊中的764篇文章。發表的論文和引用數量大致呈年度增長趨勢。美國和中國貢獻了大部份記錄。主要研究機構,賓夕法尼亞州立高等教育系統(n=48, 6.28%)、匹茲堡大學(n=41, 5.37%)、杜肯大學(n=34, 4.45%)等均來自美國。LEE WJ(34篇)、KALARCHIAN MA (31 篇)、CHEN SC(23 篇)作為高產作者,但KALARCHIAN MA (100 次)被引頻次最高。發文量和被引頻次最高的期刊為《OBESITY SURGERY》。該領域的研究熱點集中在病態肥胖、代謝綜合征、死亡率。 結論 研究結果表明,護理相關研究人員參與或主持的研究成果穩步增長,且對減重手術相關結局預測、與腫瘤的關係、加速康復、術後疼痛等方向的關注較高。
  • 設備與技術
  • 蕭子楓, 鄭巧儀, 梁式賢
    鏡湖醫學. 2025, 25(1): 84-87. https://doi.org/10.12408/j.issn2223-4462.2025.01.0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比較高效液相色譜法與免疫比濁法測定糖化血紅蛋白的相關性和偏倚的可接受性,並對兩種原理的不精密度、準確度及攜帶污染率進行評估。 方法 以日本東曹HLC-723 G11儀器為比較方法(設為X機),羅氏Cobas c 503儀器為實驗方法(設為Y機),採用EP9-A2、EP5-A2、EP15-A3等實驗方案,比較分析兩儀器測定結果的相關性、精密度,準確度及攜帶污染率。結果兩儀器測定結果的相關性比較:r=0.997、平均相對偏倚1.83%、預期偏倚0.17 ;不精密度CV(Coefficient variation, CV)值:X機的高值、低值批內CV值分别為0.48%、0.89%,天間CV值分别為0.80%、0.36%,總CV值分别為0.97%、0.73%;Y機的高值、低值批內CV值分别為0.82%、 1.17%,天間CV值分别為0.34%、0.48%,總CV值分别為0.67%、0.86%。準確度實驗:X機的相對偏倚-3.95%~-0.58%;Y機相對偏倚-2.63%~1.84%,兩機的偏差符合率均為100%。 結論 兩種原理測定糖化血紅蛋白的不精密度良好,準確度實驗中,測定結果與靶值的偏倚在可接受範圍內;兩種原理結果間的相關性良好,其偏倚可接受,能實現檢驗結果的可比性。
  • 余國威, 何俊奇, 朱海珊
    鏡湖醫學. 2025, 25(1): 88-92. https://doi.org/10.12408/j.issn2223-4462.2025.01.0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利用Radimetncs平台建立本地化成人CT診斷輻射劑量參考水平(DRL)及在持續質量改善(CQI)中的應用,為區域輻射防護提供基線數據。 方法 回顧性分析2020~2024年本院成人頭部、頸部、胸部及腹盆部CT掃描劑量數據,提取CTDIvol、DLP,計算均值、標準差、中位數及P75。與美國ACR及中國的DRL橫向比較2020年基線的P75-CTDIvol、P75-DLP數據;縱向分析2021~2024年數據與基線的均數差異,計算優化後CTDIvol及DLP均數降低比率。 結果 ①橫向比較:2020年基線P75-CTDIvol值(55.4、12.3、4.73、12.2mGy)均優於ACR標準(降幅1.1%~63.6%);除頭部外,其他三個部位也優於中國數據(降幅23.1%~64.1%)。P75-DLP值顯示相似趨勢。②縱向比較:2021至2024年各部位CTDIvol和DLP均數較基線數據顯著降低,其中頭、胸部CTDIvol均數降幅達6.0%~12.1%,DLP均數降幅達11.2%~13.7% ;且優化後CTDIvol 均數降低比率逐年趨於穩定;超標病例數逐年減少。 結論 通過Radimetncs平台建立本院DRL並實施CQI措施,有效降低了CT輻射劑量,為本地化DRL提供了科學依據。
  • 醫學教育
  • 李衛平
    鏡湖醫學. 2025, 25(1): 93-95. https://doi.org/10.12408/j.issn2223-4462.2025.01.0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病人腰痛,醫生頭痛"這句俗語在社會和醫療界廣為流傳。腰痛作為一種常見的臨床症狀,不僅給病人帶來身心上的痛苦,也給醫生帶來了診斷和治療上的挑戰。本文以骨科醫生的角度,從腰痛的複雜性和治療困境,分析這一現象的底層邏輯,並探討其背後的醫學人文意義。病人需要得到社會各方的信任、尊重和支持,而不是受到指責和邊緣化。醫生要理解尊重腰痛病人,“有時去治癒,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
  • 綜述
  • 葉一蓮
    鏡湖醫學. 2025, 25(1): 96-98. https://doi.org/10.12408/j.issn2223-4462.2025.01.0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疼痛是機體受到損傷或潛在損傷時所引起的不愉快的情感體驗,是一種複雜的生理和心理活動。胎兒22~29週胎齡時,身體表面已出現感覺神經末梢,胎兒可感覺疼痛刺激。新生兒,尤其早產兒及NICU患兒曾經歷反復多次的診療操作,而侵襲性操作、疾病、外科手術及 NICU中慢性長期疼痛可導致腦血流出現變化,外周神經、脊髓神經通路、內分泌和神經發育發生改變,腦部多區域如額葉、顳葉皮質變薄,肢體系統及基底節容量減少,後期可出現痛閾升高、神經系統重塑、內分泌系統改變、免疫應答失衡、情感認知及行為障礙,可能導致遠期神經發育不良結局。疼痛也可影響新生兒的疾病狀況,如出現缺氧、高碳酸血症、高血糖、人機對抗、氣胸等。目前,疼痛已逐漸成為繼體溫、呼吸、脈搏、血壓之後的第五大生命體徵,新生兒疼痛管理問題也越來越受到臨床醫生的重視。

  • 吳達星
    鏡湖醫學. 2025, 25(1): 99-100. https://doi.org/10.12408/j.issn2223-4462.2025.01.0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較長時間的術後禁飲禁食導致患者出現口渴、焦慮、煩躁等負面情緒,不僅增加了患者躁動、導管脫出、墜床、切口出血的風險,甚至發生血流動力學紊亂、血糖波 動、譫妄,延緩患者康復。隨着禁飲時間的持續,患者口渴難受程度甚至超過了疼痛。加速康復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是以患者為中心,核心是減輕手術患者心理和生理創傷的應激反應,促進術後康復。術後早期經口飲食(early oral feeding, EOF)已成為ERAS的重要環節之一。目前,術後飲食的具體時間、種類、數量,尚缺乏統一標準。為進一步提高術後患者滿意度,本文就術後早期少量飲食的研究進行綜述。